查看原文
其他

每个人都应该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

邸特绿 绘画艺术坏蛋店II
2024-08-31
最近王鹏杰高调行动了一把,找了很多同行朋友来批评他自己的画。前几天我在袁园家喝酒聊天正好想到这个事,就提议让袁园也来批评一把。
袁园老师就聊了一下她对王鹏杰绘画的看法,当时我手机快没电了,没拍视频录了个音。
 
袁园,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独立纪录片导演、艺术家、当代艺术摄影批评人,长期参与各类社会行动影像项目,现生活工作在北京。自2018年起开办当代艺术摄影作品解读与理论分析讲座,目前已累计上线超过230节课程。

袁园还提到ChatGPT,说就类似于谈笑“都”鸿儒,往来“全”白丁,王鹏杰的绘画也有点类似,就是极大可能被自己的知识强奸了,属于一种“法政绘画”。

 
王鹏杰,1987年生于辽宁海城,艺术家、学者。先后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四川美术学院教师。从事艺术创作、批评、教育、策展及艺术理论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艺术史与思想史、中外绘画史及创作理论、西方现当代艺术批评理论。


转天我把这段聊天音频发给王鹏杰听,然后微信交流一会儿:
邸特绿前两天我和袁园还有几位艺术家喝酒聊天,袁园聊了一下你的画。你听了这段语音咋想的?
王鹏杰哈哈,袁园谈得挺好,但我感觉我没有那么牛逼。像他这一说完,觉得我画画这事还挺有意义的。我这几天听到很多很多意见,确实有用,感觉我下一步要解决的东西也更明确了一些。

邸特绿我从观众角度,对你绘画粗暴去看大概三个阶段。本科研究生时期大场景宏大叙事,北京读博时期做了大量图像实验,回到川美任教之后开始追求一个类似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工作状态,也就是“一画一格”。
我觉得你的绘画实践,更像是学术研究必不可少的辅助工作。
如果从绘画艺术的角度说,在我看来还没完成“临门一脚”的跳脱,尤其在你对于艺术史和大量绘画图像阅读经验之后。
“临门一脚”挺难的,这事必须因人而,异无法公开具体聊,因为艺术是极其个人的,观众的观看也是。
王鹏杰嗯,这个评价很中肯,是这么回事。“临门一脚”从来就没有中,而且我感觉我一辈子可能也中不了。所以就觉得这个事更有意思,能做更久。

邸特绿艺术具体到这时候会很“玄学”,没法用明确的语言说出来。
王鹏杰袁圆说我被自己强奸这件事,其实他这么说也可以,我自己的感觉是自己强奸自己和坚持去抵抗一些东西,并不矛盾。我所抵抗的,是我不认同的东西来强奸我。那么,我抵抗这个东西的方式之一,就是选择我认同的东西来强奸我,这会使我不再是那个很容易变成单一性的我,或者是很迷信自我的那个我。
从探索状态到“临门一脚”的过程,属于是一种延迟的满足,而且是可能无限延迟的快感。
所以这种画画状态,我觉得实际上比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更有意思,因为这个快感来得更绵长也更多,不会一下就穷尽。

邸特绿嗯是的,并且这种感觉是没有任何物化的标准的。
王鹏杰在这里边,我发现了绘画对我这个生命来讲的必要性和回报。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发现,我就也没想过一定要去临门一脚,因为那样的话游戏就结束了。挺好,带我转达向袁圆老师的谢意。哈哈哈哈

邸特绿好的。“临门一脚”大多数时候是无法被达到的,想想挺绝望的,太因人而异了,全都出自每个人的本性。并且就算达到了也一样是双刃剑,所以总有一种玄的感觉
王鹏杰这就是玩艺术有意思的地方,徒劳无功一辈子,还乐在其中,就非常值了。这种超越所有规则和逻辑的东西,艺术之神就住在这里。想想这辈子真他妈赚了。

邸特绿哈哈哈,何岸说艺术家对艺术有一种“作品感”的个人认知,他也说这种认知无法太明确地表达出来。
王鹏杰那个对艺术家来说,相当于一种下意识了,就像手工师傅做一个木匠活一样,感觉对了就对了。

邸特绿你说“就像手工师傅做一个木匠活一样,感觉对了就对了”,这很中国。日本不这样,他们发明各种不同的木工工具来面对这个活。
王鹏杰这种对的东西其实在外国艺术家也有,只不过人家更愿意穷尽所有去追寻为什么会对。
日本比较奇怪,他们做的陶瓷工艺也跟中国不一样,虽然看起来很像。评价对的那个标准至少跟我们还是不同。不过,日本的工艺师傅也会有相对来说做对了的那种感觉,这是一个知觉东西。没有这个也做不了。只不过艺术家对作品感的体会,他可能会放大一些。
人在临死之前也大概会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也没有啥逻辑,但是能感觉到的。

邸特绿嗯,关于死亡,能真正面对才会有。我爸临终前让我带他去化疗,上了车在去医院的路上去世了。我妈就不一样,诊断结果一出我能感觉到她就很明确了。
王鹏杰不同的人感觉的敏感度还是不同。我岳父临终的时候是知道什么时候会死的,非常清楚。

邸特绿如何面对死亡?感觉要好好学习一下了,真特么老了。
王鹏杰身体走向衰败是肯定的,不能抗拒。但是精神上不见得就变得萎靡。我最近会有禅定的习惯,对很多东西的感觉会变得敏感一点,说这个又很玄了哈哈哈。
这可能就是世界的本相,本来就贼玄。或者找本圣经看看也行,读这些东西可以更坦然面对衰老和死亡,同时还能变得更知道自己剩下的时间该多做点啥。也许人还会变得更激进一点。

邸特绿同行也许会觉得,在你身上有“裁判与运动员”双重身份的问题,这可能是一个伦理问题,我是感觉世界一直在变,只有人性从来没有变。你怎么看?
王鹏杰其实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每个人都在这个世界当中参与竞争,或者是介入到这个世界中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如果你不能按照某种游戏规则达到某种水准,具备某种必要的素质,就拿不到你想要的东西。所以每个人都是运动员。同时每个人也都应该是裁判,每个人都应该对与他相关的所有的事情表示关心,参与评价。甚至参与评价本身就是他作为运动员进入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的方式。
每个人都接受别人评价,每个人也都可以批评别人,每个人要求自己做好一个运动员(当然这个好的标准是自定义的),同时也通过你的评价会影响别人做运动员的方式。这种双重的状态如果得到了认可,这个世界将会运动得更加活跃,每个人的能量也能更充分地展开。
比如我自己,我会投入于画画,我也接受任何人对我的批评,同时我也批评别人画画的问题。这样无论我还是别人,都会因为这种双向互动产生一些更有趣的变化。这不是挺好的嘛。

邸特绿我把咱们对话整理发一条内容吧,你觉得可以吗?我发之前让你看一下预览版。
王鹏杰行啊,太能了,哈哈哈。我就不看预览了,你编辑好了随时发。

强大的理论支撑正是王鹏杰的双刃剑,在刀锋上推进困难重重,但也可能更吸引人。以下是王鹏杰近十年的部分绘画作品:


《重力地理学》100×140cm  布面丙稀  2022


《我的天No.3》150x150cm 布面油画 2022 


《共同体》 203x258cm 布面油画 2021


《草原》 180x150cm 布面油画 2021


《乱不了》180x130cm 布面丙烯 、油画  2020


《筋斗云》 布面丙烯 100x100cm 2016


《俄狄浦斯找妈妈》 120x80cm 布面丙烯 2016


《花果山No.3》 布面丙烯  50x60cm 2015


《一片》  布面综合材料  200x160cm 2013


《现场NO.13》250x170厘米 布面丙烯  2012


《现场NO.11》 230x140cm 布面丙烯 2012


我跟王鹏杰认识时他还在北京读博士,当时觉得他的理论认知和语言输出能力太强悍了,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王鹏杰在我这就是一位很重要的亦师亦友的朋友了。
我认同王鹏杰对绘画的理解可能还有个原因,就是他本科、研究生都是油画专业的,据我观察,单纯理论出身的艺评基本是很难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的,他们不是文学性的,就是哲学意义上的阅读。
这些年,王鹏杰除了自己读书和绘画实践以外,还在美院学院担任教学工作,并且一直在新鬼app做当代艺术常识类语音节目的输出工作,他还写了本《素描论》的畅销书。
我作为一个感性的旁观者,这几年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人,王鹏杰是其中一位。从我个人观察上看,他对于艺术这件事一直保持着开放的状态,所以,不聊别的,单就这一点已经秒杀了朋友圈里半数以上的从业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绘画艺术坏蛋店II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